昨晚格桑花客服志愿者开会,洪波姐、棒子哥,以及三十多位客服出席,讨论的议题是今年新生结对中出现的问题及后续,特别是因录入环节人手不够而造成的整体迟缓。鱼姐感叹:仿佛又回到十年前。这样热火朝天的氛围确实让人感动,可我不仅产生了困惑:十年前这样,十年后为何依然?
一对一结对是格桑花最为成功的项目,可以说是组织的基础。学生资料采集、核对录入、官网发布……十年以来,通过不断完善,早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,志愿者们按部就班的操作,出现新的情况再予以探讨解决。本该是有条不紊的事情,却偏偏因录入力量不足导致结对整体工作脱节,这很令我费解。
为了加强录入力量,昨晚临时让客服志愿者报名参与录入工作,大家都很踊跃。格桑花志愿者一个能顶几个,这是事实,不仅体现了一种精神,更说明大家对于西部孩子的关爱。假如有必要,组织这样一场攻坚战没问题,格桑花多年来遇到更大的情况都是这样过来的。
发现问题处理问题,格桑花由此一步一步走到今天,今天的格桑花也传承着这样的传统。问题是,倘若可以正常有序的进行,何必临时召集突击呢?一对一结对是我们的成熟项目,根据新生数量,合理安排各环节志愿者力量,在想象中,这样的统筹对于我们格桑花而言,绝对是熟能生巧的事情,完全可以未雨绸缪。我们经常提到合理利用资源,缺乏提前规划,遇事蜂拥而上其实也是对志愿者资源的不合理调配,是一种挥霍。
为了观影项目的有效开展,前段时间洪波姐去西部和有关部门做了沟通衔接,把项目列入学校课程,随后组织志愿者力量跟进。大家根据地区、学校予以分工,统分结合各司其职的推动广播、电影项目。各地志愿者加入广电组,临时调整自己的作息,短时间内取得了成效,很是体现了格桑花的战斗力。
那么接下来呢?我觉得就该是建立制度,形成框架,使工作流程标准化。这一点我们格桑花向来做的很不错,但是在执行和实施层面总稍显薄弱。发展一个,稳固一个,做扎实一个,避免像类似不该出现的问题的出现。
当然,我对于格桑花的认识不够全面,看待问题必定缺乏全局观念,我只是觉得,如今的格桑花有项目有资源,理事会或秘书处更应该注重统筹层面,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志愿者资源。